成語‪典‬ 4+

最專業,查詢最快捷的電子成語詞典‪!‬

湘衡 唐

    • 免費
    • 提供 App 內購買項目

螢幕截圖

描述

最專業,查詢最快捷的電子成語詞典!有拼音註音,有成語解釋,有典故來源,支持簡體繁體智能匹配,支持關鍵詞快速查詢,握她在手,成語我有!

中國成語文化內涵博大精深,成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中的精粹之一。

成語是漢語中經過長期使用、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,簡潔精辟,多由四字組成,如“ 有聲有色” ;也有三字或四字以上的,如“ 桃李滿天下” 、“ 有誌者事竟成” 等,反映、表現出繽紛多彩的人文世界,人們從中可以了解到天文、地理、歷史、文學、藝術、道德倫理等諸多方面,其中蘊涵著民族文化各類思想和行為的趨向和準則,是漢民族文化心態的生動、可感的寫照。

成語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一是神話故事,如開天辟地、精衛填海、誇父逐日、八仙過海、天衣無縫、點石成金等。

二是寓言故事,如刻舟求劍、守株待兔、拔苗助長、濫竽充數、亡羊補牢等。

三是歷史典故,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,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詞組,還有融入外來文化而出現的以及來自人民口裏常說的習用語。

四是文人作品,如世外桃源、乘風破浪、老驥伏櫪、水落石出等。成語數量龐大,形式完整,內容精練,

成語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展示,更是對中國文化藝術的反映。

成語準確而生動地表現了人們對人生看法、社會認識等許多富有哲理性的思想,如做人要“ 安貧樂道” 、“ 明辨是非” 、“ 正氣凜然” 、“ 滿招損,謙受益” 等。

人們在生活中的不同形態也得到體現,如“ 溫良恭儉讓” ,就表現出人們在生活中要做到溫和、善良、恭敬、節儉,謙遜。成語故事是歷史的一部份,每一個成語的背後幾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,經過歷史的積澱,千萬人的口口相傳,每一句成語又是那麽深刻雋永、言簡意賅,使人了解歷史、通達事理。

如俞伯牙、鐘子期的“ 高山流水” 、張良的“ 運籌帷幄” 、諸葛亮的“ 鞠躬盡瘁” 、祖逖的“ 聞雞起舞” 、王羲之的“ 入木三分” 、富弼的“ 德高望重” 、嶽飛的“ 精忠報國” 。

傳統文化非常重視教育,“ 師道尊嚴” 、“ 尊師重道” 是人們非常看重的道德觀念和倫理準則。

成語“ 師道尊嚴” 出自《禮記・學記》:“ 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後道尊,道尊然後民知敬學” ;“ 尊師重道” 出自《後漢書・孔僖傳》:“ 臣聞明王聖主,莫不尊師貴道” 。

古人把尊師的概念和尊道聯系在一起,古人認為道是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理,實踐道是實現最高的人生價值,指出為師之道尊貴、莊嚴。倡導維護師道尊嚴,老師受到尊敬,學生才能看出道的崇高,老師所傳授的道理、知識、技能才能得到尊重。

如“ 程門立雪” 的故事家喻戶曉,是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,它出自《宋史・楊時傳》:楊時和遊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,程頤正瞑目而坐,閉目養神,楊時、遊酢二人就冒著大雪在程頤門前恭敬地站著。程頤醒來,門外已雪深一尺。這個成語後來用來形容尊敬老師,虔誠求道。

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必然產生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,文學、書法、繪畫、音樂、舞蹈等都是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,這些藝術內容也必然反映到成語當中去,如反映文學的“ 文以載道” ,書法的“ 飄若浮雲,矯若驚龍” ,繪畫的“ 妙手丹青” 、“ 吳帶當風” 。

再例如音樂:古代的音樂文化相當發達且有特色,將一些反映音樂的成語串聯起來,就會顯現音樂文化的內容。

從“ 絲竹管弦” 、“ 金石弦絲” 、“ 鐘鼓齊鳴” 等成語中,人們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樂器;“ 黃鐘大呂” 、“ 五音六律” 等成語,記錄了古代特有的音樂理論“ 十二音律” 和由此形成的宮調理論;“ 盡善盡美” 、“ 余音繞梁” 反映了古人對音樂境界的追求。其它藝術都可以從成語中比較系統、完整地了解它們的基本面貌和由此生發出來的價值觀。

成語中出現的山水、植物、動物、器物,每一種形像都包含有民族文化的價值觀和審美觀。成語描繪出“ 繁花似錦” 、“ 綠草如茵” 、“ 山明水秀” 、“ 鳥語花香” 等自然景觀;描繪出“ 萬象更新” 、“ 欣欣向榮” 等活潑、充滿生機的氣象;松柏、梅、蓮等以其特有的品性還往往被賦予某種象征意義,如“ 歲寒知松柏” ,梅“ 傲雪淩霜” ,蓮“ 出淤泥而不染” 。

山水在成語中不僅是具有普通的地理意義,也被賦予象征內涵,如泰山在中國人心目中,是高大、莊重、神聖的象征,它是五嶽之首,五嶽之尊,成語有“ 安(穩)如泰山” ,比喻像泰山一樣穩固,不可動搖;“ 登泰山而小天下” ,比喻登高望遠,眼界開闊;“ 泰山不讓土壤” ,指泰山不拒絕細小的土石,故能成其大,比喻人包容的胸襟;“ 泰山北鬥” ,比喻因德高望重而為眾人所敬仰的人。

在華夏文明史上,古人通過鑄鼎等這些具有原始象征意義的金玉器物來敬天敬神,尊崇有德,昭示上天賜福於有德之人,金玉文化無處不見。著名的成語有“ 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” ,莊子說:“ 真者,精誠之至也,不精不誠,不能動人” ,謂人的誠心所到,能感動天地,使金石為之開裂。

玉文化則將古人對理想道德崇高境界之追求,比附於玉之堅潔精美,中國自古以來就有“ 君子比德於玉” 的傳統,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。與玉有關的成語有“ 如圭如璋” ,《詩經》雲:“ 有匪君子,如金如錫,如圭如璋” ,圭、璋是古代非常貴重的玉制禮器,像圭和璋一樣,比喻君子純清美好的本質;“ 冰清玉潔” ,出自司馬遷《與摯伯陵書》:“ 伏唯伯陵材能絕人,高尚其誌,以善厥身,冰清玉潔,不以細行” ,形容人品像冰那樣清澈透明,像玉那樣潔白無瑕,操行清白,品格高潔。

中國成語文化內涵博大精深,集中、典型地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特征,它凝聚了幾千年中國人文發展的演變歷程,將傳統道德理念根植人心。啟迪和鼓舞人們:敬天知命,追隨大道,有“ 俯仰無愧” 的坦白胸襟和“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 的高尚品德

所以,成語,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品味的!

最新功能

版本 1.5.6

經典成語消消樂
1. 提升App系統穩定性
2. 優化

App 私隱

開發者表明湘衡 唐的私隱慣例或包括下列資料的處理。詳情請參閱開發者的私隱政策

不會與你連結的資料

開發者可能會收集以下資料,但不會連結你的個人身份:

  • 使用資料

私隱慣例或因使用的功能或年齡等因素而異。進一步了解

更多此開發者的出品

成語詞典
教育
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唐詩宋詞有聲朗誦-注音版
參考
古詩詞朗誦
參考
經典成語消消樂
遊戲
猜成語VS漢字找茬
遊戲
兒童英語 - 幼兒口語啟蒙
教育

你可能也喜歡

成语词典-成语释义与成语接龙
參考
成语词典简体版
參考
成语词典-好用的成语词典
教育
成語詞典故事漢語造句大全
參考
中华成语词典
教育
成语词典 - 成语故事
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