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插畫家,麥震東肯定是其中一個。1983 年生於香港,16 歲輟學以畫漫畫維生,2009 年再回理工大學設計系深造,創立品牌「麥東記」,他的作品常見於各大雜誌、書刊及廣告。麥東記擅長以水彩風格記錄香港的日常風景,把濃厚本地生活氣息,滲雜歷史文化描畫出來。在港舉辦的個人展覽「香港轉角」與「香港定格」,以至最近移居英國後的「I GO TO SCHOOL BY BUS」展覽均是洋溢著同一種情懷,令人會心微笑。
不知道定格香港的美而聞名的麥東記,遇上同樣來自香港、以提昇效率見稱的電子筆記《Goodnotes》會刷出甚麼火花?
設計與筆記
麥東記創作時會認真作大量資料搜集,平時亦會把街上看到覺得漂亮的風景拍下來,並使用素描本做視覺筆記,偶爾亦會用上記事 App 輔助。作為設計師,他喜歡《Goodnotes》清晰的介面,洗煉的功能,所需的功能都齊備,沒有多餘選項,「感受得到團隊對細節的認真,和對 App 內資訊的安排和處理等,應該也有過一番思考。個人初次使用,已經很快上手。這是好的設計具備的元素。」
他亦很喜歡最新版本的 AI 自動整理筆記功能。「使用實體視覺日記的時候,通常是腦海有想法掠過,就流水賬式記下來,所以做完一次 brainstorm,記下來的想法要再閱讀就會顯得比較混亂。但《Goodnotes》卻可以將記下來的點子重新分類排列。」另外,可以同時使用鍵盤和手寫功能,亦比實體記事簿優勝,更有助隨手記錄靈感。
筆記以外
「《Goodnotes》令我想到文具舖的經營方針,裏面會找到筆記簿、得意貼紙等文具之餘,也有雞精書、補充練習之類,一應俱全,供顧客選購。」
——插畫家麥震東
事實上,自從推出以來,「市集」已成為世界各地創作者與 App 內 2,100 萬用户分享作品的平台。現時除了美觀的封面和貼紙,亦有各種實用文具、學習筆記、理財手帳、日常習慣紀錄表等,更與不同的出版社和教育者合作,利用首創的 AI 輔助功能,推出互動考試練習,以求為用家帶來抄寫筆記以外的更多。
「我們希望透過與本地創作者聯乘,讓更多人知道香港這個彈丸城市其實蘊藏無窮創意。」
——《Goodnotes》創辦人 Steven Chan
創作背後
有見 《Goodnotes》其中一個主要用户群組是大專學生,麥東記特別利用現時年輕人常用的潮語作貼圖主題,並加上英文翻譯,巧妙地捕捉到香港這個雙語城市的特質。他最初搜索了 00 後的流行語,試圖從他們所用的詞彙,去了解他們。「過程中,使我增長了一點對香港新人類的了解,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。」
麥東記對今次製作 App 內使用的插畫貼紙,可以解鎖使用 RGB 色系而「興奮不已」。「RGB 是在發光屏幕上使用的光學色,可使用的顏色鮮艷度範圍,比起印刷用 CMYK 色寬闊了不少。一般我比較多製作印刷用插畫,不能使用到該範圍的色彩。」
他創作時以水彩手繪加上《Photoshop》和《Procreate》完成插畫,取手繪和電腦兩者的長處。他近年會使用《Procreate》,去繪畫一些手稿未有的細節,喜歡它強大的模仿手繪的功能。「最常使用老海灘 (Old Beach) 筆刷, 因為比較接近我手繪的筆觸。 亦都會用到斑污 (Blotchy) 和水粉畫 (Gouache) 模仿水彩效果。 如果要表達線條,都會使用乾式墨粉 (Dry Ink)。」多年來繪畫插畫,麥東記追求效率,時常將步驟和圖層分拆處理,「哪一種媒介較能夠節省時間完成,就會選擇哪一種。」App 輕易調整顏色、處理細節,以及分拆圖層等特點為他創作上帶來眾多方便。
效率與美感
雖然講求效率,麥東記一直不忘創作初心:「就是追求真善美。雖然身為商業插畫師,很多時候創作的作品,都只是單純將客人想傳遞的訊息以插畫呈現,很難說可以盛載得到世間的大美,不過創作完成後,不時都會問一下自己,世界上多了一幅這樣的作品,是不是會比較稍微美好一點。」